记者喻春来以北京发
为国内造船业龙头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企业(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其产业触角持续延伸到非船产业。
昨天,中船重工总经理助理杨本新在参加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的间隙,接受了《每日经济信息》的采访。
据他介绍,今年中船重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元,企业已向国家申报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集团研发,全面进军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风力发电资产有望在未来单独上市
重点非造船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船重工造船业比重过大,占70%~80%”杨本新说:“韩国、日本等国家造船公司造船业的比重为20 %。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船业低迷,国内的生产能力也将过剩。 因此,中船重工大力开拓非船产业,目前进入能源、交通运输、金属材料、烟草机械等10多个非船领域。 去年,非船经济总量近400亿元,超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几年,非船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
杨本新指出,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和造船有很大的关联性,世界风力发电的最高标准是船舶标准,企业在造船上有科学技术的特点和产业基础,从造船进入风力发电业具有先天性和独特的特点。
风力发电设备已经成为中船重工重点快速发展的非船装备产业。 1996年进入该产业参与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组织的“乘风计划”,2004年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企业)以下为海装风电) ),由杨本新担任董事长,专门从事风电机械整体的研发与制造。 目前,海装风电通过自主研发完成了850kw和2mw两种机型的设计和样机制造,已经大量投放市场,国产化率达到90%。
目前,成功开发850kw和2mw风力发电机组后,获得100台以上的订单,开始批量生产。 杨本新表示,五大电力集团通过企业风力发电机组的小批量装机稍微提高了订单和市场。
去年,海装风电完成了从样机到小批量生产的转型,实现了批量化生产,850kw和2mw的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全年签约12.33万kw,销售收入1.1亿元。 今年3月,海装风电又接到了华电集团新能源快速发展有限企业的2mw风电机组订单。 杨本新认为,这是中船重工实施应对金融危机战术措施以来的一大成果。
一季度,中船重工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1%,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8.6%。 其中,非船产业承接产品制造和科研合同与去年同期保持增长,风力发电机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4月,中船重工制定了风力产业快速发展的特别计划。 杨本新表示,今年,陆上风力发电设备业实现年产35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今年和明年两年达到100万千瓦,全年目标为200万千瓦。
风力发电资产有望单独上市
目前,国内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主开发的技术。 杨本新表示,风力发电公司多购买国外技术,取得产权,但未掌握核心技术,只能被动适应市场。 但是,海装风电是自主研发的,3年内投入了数亿的研发费用。
“我们有十几亿人诚实地进行研究开发。 不要太快,追求稳步发展。 ”杨本新说。 巨大的研发费用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中船重工会将海装风电选机注入旗下上市企业吗?
杨本新表示,集团预计风能这一资产今后将独立上市,相关事宜正在运营中,目前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也不便透露融资额、上市主体。 据
介绍,中船重工目前计划将旗下的非船业务在a股上市,相关方案已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公布。 该集团目前只有一家帆股上市公司,必须建立新的上市公司平台获得更大的快速发展。
目前,海装风电旗下的资产主要是中船重工和旗下重庆船舶工业企业的相关公司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综合而成。 杨本新表示,今年风力发电产业总收入预计将达到10亿元左右,希望未来几年收入超过100亿元。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超过1500千瓦,年计划超过1亿千瓦。 风力发电占国内发电总量的7%~8%以下。 随着陆上风力发电市场的扩大,新兴的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成为中船重工新的突破口。
当然,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在快速发展中是个难题。 杨本新认为,都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但目前国家也在研究相关政策,有几家公司开始支持设立海上风力发电示范厂。
对话杨本新
经中船重工进军海上风力发电市场
记者周晓芳从北京
过热到风力发电设备领域
昨天,《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企业总经理助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企业)以下为海装风电)董事长杨本新。
《每日经济信息》(以下简称nbd ) )现在陆地风力发电似乎更热,为什么要选择海上风力发电?
杨本新:海上风力发电的空之间比陆地风力发电的空之间大得多。 根据公布的数据,中国可以开发的海上风力发电资源是陆地风力发电资源的3倍。
另一方面,海装风电将举中船重工集团之力进入风电领域。 海上风力发电对鼓风机的要求更高。 在装备要求耐腐蚀性的情况下,中船重工是这方面的专家。
NBD :从2004年开始进入风力发电行业,市场的呼声似乎变少了?
杨本新:我们于2004年进入风力发电行业。 不晚,但不快。 市场呼声不高是因为我们在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例如,我们认为风是鼓风机的动力,不同的风力发电需要不同的鼓风机。 为此,我们委托气象厅测试风场环境。
中国风力发电基础不足。 也就是说,我国虽然缺乏自主研发,但实际上没有数据库,但海装风力发电可以自豪地说有自己的数据库。 海装风电首先通过必要的途径购买海外技术,取得了产权,但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我们多次走上样机批量生产的道路,在这三年中投入了数亿元用于研发。
nbd :海装风电的快速发展怎么样?
杨本新:由中船重工完成了海装风电装备产业链布局。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许多风力发电机制造商的供应商。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企业已经在新疆经历了11年的运行考验,目前是金风科技、东汽等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
世界风电排名前十的公司有一大特点,就是控制自己的产业链。
nbd :贵公司在海上风力发电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吗? (/br/) )/br/)杨本新)我们在江苏省开始了近海的示范工程。 我想通过试验推进海上风力发电。 海装风电已向国家科技部申报5mw近海型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发课题,拟投资2亿元; 计划陆续投资50亿元,建立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试验和测试平台,新建海上风机总装基地和齿轮箱和叶片等主要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化的海上风力发电安装船。 我们开拓国际市场,在美国、欧洲设有办事处。
信息链接
工信部张相木:风力发电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公司还没有充分享受春天之前,冬季的 ”昨天,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上,工业和新闻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这样表示。 据推算,截至
年,70多家风力发电制造公司可实现生产能力3500万~4000万千瓦。 今后10年风力发电制造有可能维持在1000万~1500万千瓦之间。 因此,我国风力发电公司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迎来买方市场。
据张相木介绍,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设备的快速发展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公司2004年只有6家,到2008年高速发展到7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新公司。 目前,成熟的产品只有20家离线。 其次,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严重。 在自主创新方面,张相木表示,中国亟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另外,风电标准和认证体系方面亟待加强,必须建立制造、认证中采用的健康科学体系。
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国家能源局和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规范投资市场、完善产品标准、健全认证体系、加强领域自律、制定政策,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业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是,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水平在提高空之间仍然很大。 通过记者周晓芳
媒体转载、摘录刊登在本报上的作品时,请参阅《每日经济信息》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9604220上海: 021-61213899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中船重工发力新能源 风电业务或单独上市”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