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3字,读完约5分钟

经过记者刘卫琰从北京出发

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对美国电动汽车公司菲斯克的竞争,遭到了美国政府官员的反对。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副主席格拉斯日前公开表示:“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开发的技术不应该卖给中国。”

正如格拉斯所说,菲斯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政府资金方面得到了很多支持。 根据《美国汽车信息》的报道,截至去年5月,菲斯克从美国政府获得了1亿9300万美元的贷款。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并未遭遇当地政府或国际汽车巨头的阻挠。 在收购萨博公司的过程中遭到通用汽车的反对,结果失败了。 去年年底,万向收购a123还遭遇过美国政府和当地媒体的攻击。

但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公司开展国际业务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出口和在当地建厂组装,收购海外公司先进技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是,由于海外政府和大型企业对中国对外并购的反对、汽车企业并购公司和当地法律研究不到位、汽车企业缺乏舆论导向等三大难题,使得中国汽车企业的对外并购变得困难。

“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反对菲斯克收购案的呼声/

2月6日,东风、吉利在宣布参加菲斯克首次竞标后的两天,美国政府方面发出强烈反对声音。

根据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副主席格拉斯的观点,菲斯克组建了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发展迅速,其技术不应该流失到中国。 另外,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在从美国能源部获得1亿2900万美元补贴后,申请破产,被中国万向集团收购,菲斯克表示不能步该公司后尘。

“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在格拉斯发言的基础上,美国能源部发言人比尔·吉本斯发表声明称,“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利益,能源部判断了菲斯克和修订后的业务计划,确定了菲斯克满足汽车生产基本要求和在美国雇佣员工的最佳方法。”

菲斯克立足于美国政府特别重视的新能源行业,因此成为为数不多的接受美国政府资金支持的公司。

据《美国汽车信息》报道,2900年,美国政府承诺向菲斯克提供5.29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但由于无法期待该公司首款车型卡马的销售,美国政府冻结了部分资金。 尽管如此,截至去年5月,菲斯克仍从美国政府得到了1亿93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

“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资料显示,菲斯克将制造豪华增速电动跑车作为第一快速发展方向。 该企业许多技术和市场宣传方面的干部都来自通用雪佛兰volt事业部。 这是因为该技术与volt的增程式电动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先进性不在volt之下。 中国汽车公司计划收购菲斯克,那就是将目光投向了增加程序的电动汽车技术。

“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海外收购大势所趋/

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收购遭到竞争对手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反对的例子不少。

去年,在万向收购a123的例子中,美国前政府官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威胁国家安全的名义反对了此次收购。 因此,万向接头必须将与美国国防安全相关的技术排除在收购计划之外。

年,在庞大集团收购萨博的案例中,通用汽车因不愿意进入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国市场,对该合并案提出反对意见,最终导致巨大收购失败。

我国汽车领域的对外并购道路非常坎坷,但罗兰伯格国际管理咨询企业副总经理沈军认为,“未来10至15年,中国汽车企业启动全球化战术已经成为不可能的趋势”。

直到北汽收购发球技术、吉利收购沃尔沃、东风集团收购瑞典t工程企业、成立海外研发中心、最近的万向收购a123、吉利收购英国锰铜控股集团的核心资产,都呈现出这一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生频率将会更高。

“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据悉,目前东风和吉利已经派出员工小组进入美国菲斯克企业,判断该企业及其技术。 另外,有消息称,北汽集团与英国跑车制造公司阿斯顿·马丁合资的计划泡汤后,吉利计划向这家企业扔橄榄枝,通过收购沃尔沃的方法进行收购。

“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三大难题/

首先,国际并购重组的趋势不可逆转,但面对海外政府和领域巨头的抵制,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面临困境。

庞大的汽车集团董事长庞基法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萨博公司的庞大收购得到双方政府、萨博工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但通用的反对完全出乎意料。 中国公司如何打破相关阻力,确实是个难题。 ”。

其次,沈军说:“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例如,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研究不充分,对公司的研究也不充分,收购前的尽职调查也不充分。 因此,在出现负面因素时会束手无策,导致收购计划流产”。

最后,科尔尼(上海)有限企业副社长孙健说:“我国汽车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学习时,缺少了重要的一个。 那是公共关系”。

他曾研究过中国和海外公司的几起并购案,但在中国汽车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之前,很少聘请当地公关企业,吸引当地媒体对并购案发表正面意见,也很少邀请智库到当地政府游说,相反。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菲斯克收购案遭美官员“呛声”车企国外并购须过“三重门””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