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4字,读完约4分钟
每次记者庆祝
第十届广州国际车展于今天( 11月22日)隆重开幕。
与上次的9届不同,今年的广州车展可以说是“悲喜交集”。 因为广州已经是国内第四大汽车“限购”城市,今后广州车展将像北京、上海一样淡出现场销售。
幸运的是,根据广州车展组委会发布的消息,各汽车制造商对广州车展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以第一款为例,此次广州车展,全球第一款为34款,亚洲第一款为23款,展示面积达2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由此看来,广州车展仍是各大汽车企业年末盘点、布局年关的重要阵地。
的现状:微成长下的企业品牌分化
盘点之年,汽车微增的领域决定了很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570.0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56%。 其中,轿车销量达到1257.1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90%。
因此,“微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大标志特征。 目前,另一个新的符号特征也浮出水面。 也就是“企业品牌分化”。 这表明在市场领导者和后来者之间,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以国产轿车这个细分市场为例。 1~10月,德系轿车累计销量达到207.31万辆,仅次于自主企业品牌轿车销量的市场占有率为23.79%。
这意味着,只有大众、奥迪、宝马、奔驰等几大企业品牌的销售额约占轿车的1/4的市场份额,其中三家是豪华车企业品牌。 大众企业品牌国产车头10个月在中国上市,已经超过170万辆,超过了通用电气、丰田、日产等同行竞争对手。
市场上,越强者越强。 不仅是销售额的数字,强势企业品牌的影响也很大。 《每日经济信息》和本信、搜狐汽车联合进行的“汽车企业品牌支出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汽车客户对汽车企业品牌的认知力越来越明确,对各个层次市场的客户而言,企业品牌已经成为影响其支出行为的重要因素。
这与中国汽车业被称为“黄金十年”的时代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12年前的汽车产销规模为200万辆,增加到去年的1800万辆以上的规模。 之后,市场增长率从超过30%的高速增长突然下降到5%~7%的增长率。 在这一两年的巨大落差中,许多汽车企业努力适应,调整痛苦,断臂求生。 但是,令人高兴的是,生存环境的急剧变化,推动了中国汽车企业品牌成长模式的变化。
在中国汽车业告别粗放式增长期后,渠道的管理与主导、企业品牌与企业品牌内涵的重新塑造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最为关注的因素。 这就可以简单解释为什么长城汽车要为哈佛企业品牌打造另一个渠道互联网,而大众要将西雅特的销售依托于大众企业品牌现有的渠道互联网。
未来趋势:企业品牌和渠道双驱动
渠道为王,企业品牌至上。 从目前国内汽车主要制造商的配置和战术方向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企业品牌驱动和渠道驱动并驾齐驱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只有尽快建立新的增长模式,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体系,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引领对手,获得竞争的特征。
但是,“罗马”并不是一天完成的。 这句话特别适合企业品牌建设。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企业总裁许智俊表示,当人们面临众多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与个人特质相近的企业品牌。
因此,如果汽车企业品牌的内涵和认识被更明确地知道,顾客就更容易评价自己的选择。 因此,许多豪华企业品牌“卑躬屈膝”,作为从某三线进入四线市场的第一批进入者而竞争,为自己的企业品牌寻找中国的解读方法。 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许多汽车企业在塑造企业品牌带来的市场拉动下迅速成长。 这也是企业品牌主导的重要形式。
如果说,过去汽车企业常用的“价格战”等一维竞争手段仍在发挥作用,那么竞争趋势就是汽车企业逐渐丰富竞争手段,“供应链竞争”、“顾客忠诚竞争”、“网络竞争”等立体化的竞争模式浮出水面
“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称,“到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去年翻一番”。 这意味着宏观政策不仅要着力于经济增长,还要切实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型向费用拉动型转变。 也就是说,继续加强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扩大内需的汽车的费用力度也将由此得到保证。
展望未来,汽车是环保的。 但是,汽车企业必须探索新的增长模式,从企业品牌建设到渠道控制,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汽车竞争 跨入企业品牌与渠道双线驱动时代”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