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记者熊晓辉每次从上海
看到畸形的融资链出现问题,整个链条的人和公司都会受到冲击。 小李的话,在民间融资盛行的江浙地区可能不是个案。
利用手中的担保企业,低进高出地吸收民间资金,放贷赚取利息差额,小李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打算。 没想到遭遇金融危机,债务人无法还钱,企业资金链断裂。 没办法,小李向公安机关自首了。 6月10日,宁波金诚担保有限企业(以下简称金诚担保)实际控制人小李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亿8000万元,到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出庭受审。
昨天,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朱法官向《每日经济信息》表示:“在审判中,小李供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良好。” 但由于案情重大,多项债务情况仍需澄清,法院尚未当场宣判。
在以高利率吸收资金
当天的法庭上,旁听席上挤满了债权人。 9点15分,小李被带到法庭,看起来很憔悴,和他47岁的实际年龄有点不相符。 审判中,小李有时擦眼泪。 “为了取回钱,我什么办法都花了。 曾在人家企业坐了三天三夜,向法院提起诉讼要了钱。 ”
检方表示,2006年12月至2008年10月事件前,李先生以他个人或实际控制的公司的名义,以1.5%~3%的不同月收入,分别向105名个人和17家公司公众存款1.8
起诉书中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债权人的名字,其中有个人业主、普通职工、医生、律师等。 此外,还包括10多家债权人,借款金额从数万元到1400多万元不等。
据有关人士介绍,小李借钱是2007年金诚为他人担保损失了近3000万元,“为了弥补损失,无奈开始借钱”。
小李想借月利1.5~3分钟的债,用他实际管理的几家实业企业担保。 答应只要债权人需要,本金随时可以取。 受高额利息的诱惑,很多人来家里借钱给小李。
金融危机是贷款链
“2006年,我的担保企业是宁波最大的。 ’小李在法庭上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他的公司经营状况一直很好。
事件发生后,企业网站无法再打开。 宁波金诚担保总经理胡国芬表示,企业成立以来,已向140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累计融资4.1亿元,现有120家保险公司,融资余额3.1亿多元。 企业曾因帮助中小企业处理融资难题,在政府支持下,仅获得财政补助就在100万元以上。
但是,在宁波同样小额贷款的民间借贷者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根据规定,担保企业只能与金融机构合作从事贷款担保业务,不能直接借贷。 担保企业的借贷本身就是违反的”。
小李抽完存款后,打算用差额弥补损失,支付借款的利息。 他以月收入的约5%放款,向徐等21名个人和27家公司贷款2亿6300多万元,收取利息6300多万元。
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借款公司陷入困境,自己无法担保,也无需再提还款。 小李说,他去过对方企业要钱,也通过过诉讼途径,但很遗憾收效甚微。 “金融危机来了。 借出的钱凭个人能力是怎么也追不回来的。 只能自首。 我想依靠国家的力量把钱拿回来。 ’很遗憾,2008年10月28日凌晨,小李进入公安局自首。
民间融资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据上述民间借贷相关人士介绍,江浙一带民间融资很盛行,小额融资在宁波很普遍。 “但是,像小李一样高额吸收民间存款,以5 %~6 %的利率释放是很危险的。 如果公司吃不完,退不了钱,资金链很容易就断了。 ”
据报道,李某对外借贷的最大金额竟然达到5600万元,这笔金额无法收回,由于几个债务人相继发生事故,他的资金链迅速断裂。
中国“粮油第一事件”的重要人物王伟也是小李的债务人。 王伟和小李通过中间人认识,之后王伟向小李借款2000万元,但这笔钱至今仍未归还。 查阅资料后发现,“王伟事件”中,实际控制的宁波杉科进出口有限企业从宁波担保企业获得较多资金。
另一位丰姓债务人为了赚取利息差,向小李借钱,投寄给另一位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女业主。 去年,宁波鄞州区的女业主洪非法吸收了8成千万元的公共存款,即使无法偿还也选择了自首。 洪向丰借过1000多万元,其中700万元是向小李借的钱。
媒体转载、摘录刊登在本报上的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信息》和作者姓名。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9604220上海: 021-61213899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涉嫌非法集资1.8亿 宁波最大担保企业老板受审”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