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桂浩明

热闹了几个月后,优先股主题素材终于落地。 日前,广汇能源和浦发银行两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各自的优先股发行方案。 有趣的是,上个阶段相关股票一闻到优先股就涨了,现在真的要做优先股了,但是股价变弱了。 曾经风光一时的优先股概念似乎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一位投资者问:“优先股“优先”了谁? 换言之,持有优先股到底对谁有利?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其实,这不应该是个问题,答案不言自明,就像ipo对谁最有利一样。 但是,问题是,当初被提出优先股时,有另一个考虑,即在股权结构中设计优先股,同时替换部分普通股,从而减少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数量,达到“救市”的目的。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很明显,这里提出的优先股概念必须服务于强大的功能见证,也就是促进股市上涨的大目标。 这样的优先股方案虽然不能说监管毫无道理,但对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并不适用,在某种意义上违背了当时股权分置改革的想法。 只是,这个概念符合苦于熊市,希望用政策拯救城市的人们的愿望。 结果,市场掀起了优先股热潮,主张有意参与优先股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急剧增加。 但是,理性的投资者很清楚,优先股实际开始时,显然不会变成这样,在现阶段只作为特殊的融资工具存在。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从这个意义上说,办优先股就像ipo一样,首先或者绝对受益的只有发行者。 这样,当优先股的实施细则出台,上市公司公布具体方案时,能够拯救市场的光环消失了,回流的是作为融资工具的本质。

客观地说,无论是广汇能源还是浦发银行,他们现在都有进行股权融资的现实诉求。 广汇能源负债率不低,最近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融资,但无法满足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浦发银行尽管经营状况良好,但快速扩张带来了资本金上涨的诉求,股价破裂,因此通过一般股权融资实现资本金补充的途径显然未能实现。 因此,发行优先股是主要的选择。 如果发行成功,同时投入的资金得到预期的回报,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很大的利益。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从这个意义上说,优先股确实“优先”了公司。 当然,上市公司的顺利,对股东来说当然是好事件,对股市也有利。 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其中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为,这里优先股起到的作用是提供合适的融资工具,与“救市”无关,实际上不能承担那样的重任。 因此,优先股之谜最后一次揭晓后,无论投资者是否失望,股市该怎么走,怎么走,原有虚幻的“利多”色彩也不复存在。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优先股并不“优先”普通股的股东,作为工具未必会为股市带来利益。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还是会给人们很多启示。 因为现在对股市低迷不满意,所以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期待政策救助,把研究中的各种市场建设措施,比如t+0、沪港通、个股期权等,当成利好来看,一有机会就炒掉。 其实,这些政策本质上是中性的,管理层推出他们,是为了完善市场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增加就业品种,与其是盈利还是盈利无关空,与是否诱惑股市上涨无关。 如果至今为止投资者没有注意到这些的话,那确实有点难过。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顺便说一下,a股市场长期低迷有很深的理由。 并不是采取某种措施就能解决问题,需要顶级的设计,需要大动作。 这要求形成对股市解体估值的长远观点,而不是过于短路功利地看待变化。 认为如果发生某个板块,行情就会逆转,或者某个主题的素材活跃,市场就会好转,这样的看法离实际还太远了。 优先股案出现前后的这一幕,已经值得人们吸取和汲取。

“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作者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总监) )。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桂浩明:优先股“优先”了谁?”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