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8字,读完约4分钟
◎张敬伟
近来,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在政策方面,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年地方债自愿自我偿还试点办法》,允许上海、北京等10个地方今年的地方债自愿自我偿还。 它将地方债纳入西方成熟市场的“发行与返还”轨道,地方债的隐形风险变得透明可控,受到信用评级市场的制约。 在舆论层面,中国的债务风险和楼市的隐忧被各路小心翼翼的人视为中国经济危机的象征性因素。
由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被债务和楼市引爆,全球第二大经济板块的下跌趋势也不可避免地让人联想到中国是否会重演美国式的危机。 人们的担忧值得重视,但债务危机不是中国的宿命。
西方评价中国经济难以摆脱矛盾的思考——一方面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把中国快速发展的动力归于偏离市场的权力。 另一方面,用纯粹市场经济的技术主义解体中国经济的下行。 因此,中国经济的分解预测总是不准确的。 当美日三大经济集团相继放弃危机时代的量化宽松政策时,资本主义的诺亚方舟似乎看到了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
西方用其危机前的债务风险来评价中国。 他们的债务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 因为中国也逃脱不了这宿命,但美欧和中国的债务并不一样。
美国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债务问题,甚至联邦政府也会关闭一段时间。 但其特殊性在于,这场危机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美国两党的政治博弈造成的。 华尔街危机的根源不是债务,而是金融产品泛滥创新和美国对投资银行的寡头监管不到位。 美国走出危机泥潭是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重视量化宽松和实体经济来实现的。 但是,在美国各州,如果负债过多,就没有那么多手段,只能像汽车城市底特律一样破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另一番景象。 欧元区经济迅速发展不均衡,但几乎受到同样的高福利待遇,稍差的南欧国家自然要靠高赤字养活“闲人”。 德国的大力支持,加上欧盟通过更具约束力的新财政条约触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度过难关。 如果“欧洲五国”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国民享有习性,主权债务危机将再次来到欧洲。
中国地方债有自己的特色。 根据年末审计署公布的政府债务评估报告,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7.9万亿元,但地方政府有“偿债责任”的债务为10.89万亿元,为61%; 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或有债务的为2万亿6700亿元,占15%; 地方政府“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救助责任”或有债务的为4兆3400亿元,占24%。
中国的地方债确实有“光靠借是无法偿还的”风险,就像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乔希·诺布尔所说的“债务中毒”。 但是,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经启动,金融体系初现端倪,信用依赖疯狂得到遏制,地方债也纳入绩效考核,不受官员任期限制。 中国地方债在改革导向下,进入了新债务透明化、旧债不增、地方债存量多渠道消化的时期。
必须指出,从总量上看,地方债的清偿压力确实不小,但地方债的偿还不是某一期间的一次性偿还,而是在错误的时期偿还。 由于以往地方债的责任尚不明确,地方政府光靠不借似乎不合理,但有逻辑合理的因素。 在现实国情下,国家充钱几乎是大家都知道的公共常识。 再加上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不对等,“国富”充裕,地方不足,不自然,再加上严格的业绩考核,地方政府的债务迅速发展也是不得已的。 因此,国家“清零”地方债也是理所当然的。 没有充裕的国家财政、完全开放的金融体系,中国地方债只有局部风险,没有大局创伤。
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债将“清零”,而是通过体制改革破解地方债的结构难题。 地方债纳入预算,借款透明,必须自愿自行偿还。 改革税制,增加赋予地方政府越来越多财税主导权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利用充裕的民间资本和善用出售土地的财政等。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的研究员)。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张敬伟:债务危机不是中国的宿命”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