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4字,读完约3分钟
◎张敬伟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新建商品房环比下调城市达到64个,二手房环比下调城市达到65个。 无论是新建商品房还是二手房,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都是历史最多的。
70城市房价月报,已经近十年了。 从70城的房价中可以看到什么楼市新闻? 仁者可以说见仁者见智慧。 有人窥探楼市的拐点,有人梦想房价降到自己希望的水平,有人希望数据不要一直往下走,也有人漫不经心……
8月,舆论场对7月的数据有了新的发现。 今年7月的房价跌幅不仅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也是近10年来最大纪录。 7月,北上广深的新建住宅、二手房首次全面下跌。
进入今年以来,中三线城市楼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比尔依赖症在今年最持续的调结构压力测试下,变得不安了。 试探的结果是,46个限购城市中有30多个开始解除束缚,实行减税刺激了当地楼市。
拯救二、三线城市城市的政策,不会产生太大的刺激效果。 而且,随着中央发起的全国土地财政审计、银行体系结构调整、地方债务主体责任加强等,惯性楼市刺激政策已无法持续。
二、三线城市的楼价下降,中央不再采取新的宏观调整措施进行干预,对于如何放松各地管制,目前可以说“看其行动”。 但决策层的主调是市场调节,使各地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下实现地方治理、快速发展模式、产业快速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线城市作为中国市场的“风向标”,在二三线城市为松绑楼市骚动期间,其表现还很淡定。 其理由是,尽管作为一线城市的房价高企业,但由于容量大、人气高,楼市的基础比二三线城市稳定得多。 7月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跌发出了这样的信号: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似乎要从中城市、中城市传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不是也坚持不下来了?
根据北上广深四人一线城市传来的官方消息,他们不打算取消管制政策。 这与二、三线城市的救市逻辑有所不同。 但是,从一线城市楼市的现实来看,监管政策没有松动,但各地开始转向监管贷款。
比起解除限购,放松贷款实质上更有拯救市场的意义。 7月楼市的数据,引起舆论场联呼的联想,感叹中国楼市真的入秋了。
但是楼市不是抒情诗,不能遵循诗词修辞。 一线城市的楼价一般下降,楼市进入寒冬还会远吗? 楼市有其规律——无论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房价都不是正常的市场,而是混合了土地财政上行、资本收益累积、投机泡沫刺激、甚至权力寻租的非理性因素。 在结构调整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市场力量杠杆作用和泡沫挤出是导致各地楼市现状的主要因素。 由于一线城市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比中线城市的楼价下降会较晚。
顺便说一下,70个城市的房价下跌是因为环比下降,65个城市的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 这种趋势更明显地表现出结构节奏下压力测试对楼市泡沫的挤压效应,是市场调整下的常态化,具有可控性。 甚至可以说中国楼市的房价介于越来越多的观望空之间。
中国楼市仍处于杠杆化节奏之中,主导这一节奏的是市场力量。 顺应市场,不吃惊,才是各城市应对楼市的新常态。 任何一个救助市场(取消限购或限贷)都是苦于地方利益的围城战,未能摆脱房地产主导城市快速发展的惯性。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的研究员)。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张敬伟:救还是不救 一线城市应顺“市”而为”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