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5字,读完约3分钟

◎曹中铭

新股爆炒刚刚落下帷幕,其业绩“变脸”潮悄然袭来。 牧原股份、金一文化、东方通等新股今年1月刚上市,3月陆续预缴赤字。 与以往相比,新股业绩“变脸”的速度丝毫不逊色于“强劲”。 但是,此次新股再现了急速“变脸”的场景,留给市场的应该是越来越反省了。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对新股上市前业绩可能下跌的情况履行新闻披露义务,如果称事实“不幸”,实际上,至少投资者知道根。 但是,如果最终结果相差很大,例如,预计业绩将下跌,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是损失,那么,这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事实上,这在新股中也有其例子。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今年1月28日牧原股票在中小板上市时,1月27日的上市公告书中预计,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0%~20%,净利润变化区间在2331.6万元至3497.4万元之间。 3月29日,上市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将亏损4500万元~6500万元。 其业绩预告从小幅波动到大幅下跌,从净利润下跌到巨额亏损的发生,大大超过了投资者所能接受的幅度。 同样的场景也会发生在金一文化中。 在公告书中,金一文化预计今年一季度非净利润同比波动幅度为-15.02%至-28.80%,金额在1550万元至1850万元之间,最终将“修正”为1200万元至1900万元的亏损。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近年来,新股业绩“变脸”现象成为“常态”,上市前业绩增长迅速,上市后常常出现“狐狸尾巴”。 但是,对于ipo重启后挂牌的48只新股来说,投资者应该对其业绩状况抱有“信心”。 毕竟,这些新股都经历了史上最艰难的财务审计。 但是,所谓“自信”,是无法承受现实中轻微的一击的。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新股经过财务审计、抽查,在监管部门高压下,牧原股份等业绩迅速“变脸”的现象依然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股业绩的“变脸”也是被财务审计所左右的响亮耳光。 事实上,在违章价格低的大背景下,从绿色大地、万福生科等造假实例来看,造假者对强制性突破抱有侥幸心理。 因此,监管部门不能忽视再次出现的新股业绩迅速“变”的现象。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首先,对上市前后业绩发生较大变动的新股开始调查过程。 明明自己查也查不出问题,上市后业绩却出现了“问题”,而且还不是上市公司,这种现象绝非偶然。 因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对这几家上市公司进行立项调查,来自上市公司的解释不可信。 上市公司以包装粉饰业绩的方法欺诈上市的,应当履行其上市承诺回购全部公开发行股票(包括古股转让),强制退市,赔偿投资者的损失。 如果没有包装上市的情况,上市前欺骗投资者的行为也要处罚。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其次,相关上市公司的主要经销商必须对市场有一种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和金一文化的主要客户都是招商证券,招商证券对牧原股份也“情有独钟”,因此即使牧原股份挂牌一个月,也给予“强烈推荐a”的评价。 保荐人、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属于“利益共同体”,自我调查、评鉴后,业绩出现“变脸”,作为主承销商,不得置身事外。 如果中主的经销商没有履行勤勉负责的职责,其严惩也是理所当然的。

“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当然,新股会出现业绩“变脸”,为市场的爆炒行为敲响警钟。 今年的新股、新股的爆买更加激烈,是因为受到了财务审计的“洗礼”,但财务审计也很明显是不可信的。 因此,对于即将上市的新股,投资者至少需要保持一种警惕。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对新股业绩“变脸”不能视而不见”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