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8字,读完约4分钟

被持续下跌的股市激怒的投资者要求监管层赶紧饲养放水鱼,至少减少新股上市。 这是中国寻求健康股市的根本南辕北辙,提出这些要求的人,都把自己当成鱼。 请记住,投资者是市场生态的重要一环,并不是坐在食物链的底端等待被吞噬的动物。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中国的金融、货币市场之所以混乱,是因为没有信用价格。 以信用和未来预期为投资标的和评价标准的市场,都是中国金融市场无法承受的沉重。 面对这样的市场,帮助本固源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信用机制,然后才能说出信用价格。 为了建立市场信用体制,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必要坚决抑制建立在华丽虚拟信用基础上的金融工具,坚决抑制以创新为名的虚假创新和正圆钱。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例如,曾经盛行的券商直投模式,完全符合虚假市场提高租金的目标,是对中国投行釜底抽薪仪式的破坏,允许了这种租房市场的存在,中国券商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目前,从我国的市场信用程度来看,不适合快速发展众多而庞杂的债券衍生品市场,不适合大规模创新上市公司的花钱方式。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笔者支持中国大规模快速的债市发展。 与赚了钱也不用付利息的股市相比,债市至少要付利息,至少要保障基本的净资产。 但是,债市在创新的名义下,开始走向扭曲的道路。

上市公司大规模借款。 据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统计,截至6月25日,今年沪深交易所发行企业债共75只,总额约979.97亿元,占全年企业债总额的75.9%。 在此期间,国内资本市场的股权再融资共计发生57次,融资金额共计约1199.08亿元。 这是自2007年国内首次发行企业债务以来,上市公司的企业债务融资额和股权融资额最近的一段时间。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如果上市公司青黄不接,股权融资渠道不畅,就会打债市的主意。 今年上半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股权再融资额约为1199.08亿元,不到全年股权再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同样患有资金饥饿症的企业,吃完股市吃债市,吃完债市回来又吃股市。 为什么这些企业是金融、货币市场上含金量高的民族? 他们做出了特别的贡献,让投资者分享财富增长的果实吗? 他们创造的财富符合市场的特殊身份吗?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中国的企业债务起源于上市公司,表面原因是企业债务是国家不背书的信用风险产品,因此选择上市公司形成了高起点。 因为上市公司代表着中国企业比较优秀的部分。 这样想当然的结论,笔者都称之为不可靠的臆想浪漫主义。 也许,正因为企业债务从上市公司开始,企业债务的信用基础才可能受到侵蚀。 由于许多上市公司都习惯在股市暴富后再融资,所以他们习惯把普通投资者当成脚底泥。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国内上市公司的信用怎么样? 与资深投资者讨论,上市公司有“几个不干”:不更换中介机构,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 有证据证明地方政府在税收等方面帮助企业虚假不作为的上市公司关联企业多,交易多且不做繁杂的事; 陷入又多又复杂的担保圈,不要踏入融资的泥潭; 陷入大股东的内部纷争,业绩不理想的时候不做……。 这样,真正可以安心投资的股票也变少了,价值投资者可以从容面对市场。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没有上述现象未必是好企业,但发生上述现象的企业一定要关注要点。 对a股市场来说,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企业上市,市值多少,多少企业以后会获得融资,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千里挑一的企业是不是假货企业。

《理财周报》近日展示了南方食品的典型例子,可以看作是股市的典型例子。 借壳上市后的8年、4年进行了4次重组,耐心地进入了第5次重组。 一系列嫌疑包括关联交易猖獗,上市公司成为资金输血渠道,新建的食品产业园等重要资产与上市公司无缘。 出钱这种事,没什么好分享的。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另一方面,公司债成为地方政府投资盛宴中重要的资金来源。 今年上半年,公司债务发行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元大关,与过去三年公司债务年度发行规模相同,目前进入债务“高发”阶段。 要看债市的未来,公司债券云投债券等可以决定风向,企业债券可以在比亚迪等地看到一体。

“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债务之所以被市场认可,是因为投资者害怕股市,害怕楼市,同时债券违约极少,似乎比股票有一定的本息保障,一些债券受到地方政府、国资委等的隐性背书。

没有规则的信用,终究等于没有信用。 几年后,投资者会像害怕股市一样,像老虎一样害怕债市吗?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毁了股市楼市 还要毁债市?”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x/9858.html